Why we need best sellers?
【每日一思】我們需要暢銷書嗎?
和一位奧地利作家兼出版人R. 聊到出版與寫作的現象。
基本上,真正透過閱讀深刻思考的人不多。而能發揮思想影響的作家更少之又少。那麼,暢銷書是怎麼來的呢?是哪些人在看呢! 更重要的是,暢銷書存在的價值為何?它是對出版社有利,還是對讀者有益?
「真正有深度影響力的好書,能得到三千名讀者的迴響和認同,就算相當成功了….我無法相像,那些暢銷數十萬和百萬冊的書,讀者得到的是什麼!?」R. 說。
「娛樂啊。還有大眾的相互認同。」我笑答。
一定有很多人想知道,那些暢銷作家到底在想些什麼? 他們本人真和他們寫到書一樣值得閱讀嗎?
根據經驗調查,許多購買暢銷書的消費者,並未真的閱讀完該書,他們只是應景或被鼓勵地參與一項與書相關的活動罷了。
暢銷書到底扮演了什麽樣的腳色? 我們真的需要暢銷書嗎?
讀者如何選擇購買書呢?大部分都是照著各平臺所公佈出來的排行榜單。 出版的真正意義在哪兒? 作者當初寫作的動機在哪兒? 出版市場,最後服務了誰? 真正有獨立思考的閲讀者,和一般依賴排行榜單的書籍購買者,後者需求容易滿足,而前者的需求如何得到平衡呢?
我們討論很多關於「暢銷書」的問與答。 很確定的是,假設某類暢銷書的作家只是編輯力很強的資料收集高手,那麼購書者應該多屬懶惰的消費者吧! 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