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kespeare
【噢,莎士比亞】
「與其做愚蠢的智人,不如做聰明的愚人。」~ 莎士比亞
一早,在郵件匣裡,看到「全球都在瘋400年前的莎士比亞活動 …..」字樣,不禁莞爾。
莎士比亞啊莎士比亞!時至今日,全世界依舊在戲劇、文學、音樂裡從不間斷地大量地複製你的名字和點子。
如果這不是魔咒,那麼就是人類的智慧與思考沒有多大的精進。亦或,在我們空洞匱乏地內心底層和慾望裡,不過都只想做個順手牽羊、抄襲與復刻的偷兒。
我愛莎士比亞。
PS. 瞧,短短的一小篇,我用了幾回你的名字。
註:via Wikipedia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或公曆1616年5月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1]他流傳下來的作品包括38部戲劇、155首十四行詩、兩首長敘事詩和其他詩歌。他的戲劇有各種主要語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數遠遠超過其他任何戲劇家的作品。
#網易頁面:
1. 贺莎士比亚诞辰450年 台湾将呈现10档莎剧节目
2.1564年4月23日 莎士比亚诞辰
3.莎士比亚故乡纪念莎翁诞辰(图)
4.在莎士比亚故乡学生们前来参加纪念莎翁诞辰活动(图)
5.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诞辰460周年 海内外专家纪念
Women in Europe ~
【女人在歐洲】 – 倪端 Niduan
受邀參加當地的慈善餐會。見了幾位士紳和議員,其中有一位年輕的政治望族後代 G. 特別引我興趣,也許是他剛好曾在我以前住過的美國費城念過書吧。 G. 後來轉到波士頓另一個名校完成學業,並與美國某個列爲富比士前百大商業家族的女孩 L. 結爲連理。這模式看來,就是全世界的權貴富豪『王子與公主』聯姻的標準版本。
很有意思,L. 舉手投足十足 美式風格,而G. 卻是一派歐洲傳統貴族的保守舉止。 有幾個當下,我看著他們雖然站在一起,卻是像隔著兩個海洋….我突然莫名的惆悵起來。
男女雙方在公開場合中的幾個眼神互動,就足以説明了他們的親密關係如何。很可惜,我在這對漂亮的年輕夫妻身上,無法看到任何愛意交集,雖然他們行禮如儀,社交溝通相當到位。
奧地利的社交關係,仍舊相當保守並講求傳統的。我和 L. 閒聊,發現女性在這個環境裏扮演的角色,發揮空間不如美國來得大。 她雖跑遍歐洲各地,在此地居住多年,但還是時常往返歐美。在某一方面,可以看到她被嬌寵但又直率的個性,不可否認的我喜歡她這一點。但我也為她感到有些黯然,因爲以她的家世背景和所學,不應該只做一個政治績優股妻子的角色。 我看得出她曾經想要一展長才的努力…..
多年前,我和一位德國社會運動的女性主義作家有一面之雅,她很直接告訴我:『德國看似對女性主義有很多的介紹和先導,那是因爲直至今日我們還未真正達到理想目標… 亞洲女性看來似乎對女性的社會權利發聲還不夠大,但實質上比我們更有機會先達到理想狀況…』
我想,生活文化小至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都有它根深蒂固難以打破的部分。我想尤其在歐洲,對一個女性來説,要面臨的挑戰可真的不少,那不是表面上看來的簡單,挑戰和自我突破需要很大很大的堅定意志和勇氣。
(image via 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