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alth and Sin
【一日一思】財富與原罪 – by 倪端 NiDuan
看了中國時報的『財富是選舉的原罪?』報導,内心有感。
談臺灣,就不得不談已經完全被『選舉文化』給污染操弄搞濫了的面向。選舉,讓所有愚蠢骯髒低賤和隱晦的事,一目了然浮上臺面。問題是,選舉背後必得靠金錢權力人脈的運作,才得以成勢,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全世界皆然。
財富是原罪嗎? 當然不是。『財富』二字,無所謂原罪問題,但和選舉挂了鈎就難逃清白和被清算的命運。尤其在現今,財富分配不均,再加上社會稅收與福利不完善的狀況下,大部分平民百姓面臨難找工作或努力為三餐打拼卻只得勉強溫飽,還得要背負債務之際,卻看著國家極大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把玩,這情景不叫人『仇富 』也難。
你問:『那富人就活該有罪嗎?』當然不是。
我想,全世界有權有錢如巴菲特和比爾蓋玆等人,得到的褒揚應該勝於貶抑吧。 爲什麽? 因爲他們懂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道理。他們雖為首富,卻時時不忘以各種公益活動捐贈財務,並積極為窮人發明改善生活品質的用品,用財富研究新的醫藥,以科技創新為人類尋求出路和遠景…..這些,讓人們體悟到『富人』的付出分享與慈善大愛。 對這樣的富人,能將心比心,和大衆站在一起,人們怎會排斥呢?
但爲何一個臺北市長選舉,候選人連勝文先生卻因出生權貴原因而被清算呢? 明白人都知道,如果不是因爲他的家族包袱,他不過就是一個極爲普通的候選人,我們當然也不會花那麽多篇幅去討論他。 但就因爲他姓連,一個出生在臺灣擁有財富權勢的家族後代成員,嗜血的媒體怎可能輕易放過如此肥美題材呢?!
也因爲選舉,連勝文先生剛好成了大家『仇富 』議題下的最大最為適合攻擊目標。大夥以各種揶揄挖底方式,將他定格為『依附權貴的公子哥兒』形象,又是為何?
如果你仔細想想,這些罪罰原本就不是衝著他個人來的,而是他背後那有錢有勢的家族。因為大衆已經清楚意識到,「權貴」與「財富」結合下可能帶來的殺傷力道,並質疑其父連戰先生多年來的政治角色和政經影響力,到底對臺灣這個社會做出了什麽樣的實質貢獻。
若非選舉,也許沒人太在乎有錢人是如何過生活、如何消費他家的錢財,只要他們和大衆一樣守法並合理繳稅就好。 又,如果過去連戰與其家族展現的社會形象,不只是在台陸穿梭的政經人物,或證券生技房產投資交易的大亨,而是對社會環境有直接回饋並時時關心付出的慈善家,可能大衆對連勝文先生即使以『權貴』身份參選,也不至於出手如此刻薄嚴厲,甚或多少為他留點情面吧。
歸根結底,大家在看的是,以有權有勢的富人如連戰家族,在過去幾十年來對於臺灣的用心程度和實質對話,到底展現了什麼樣的姿態? 他們在臺灣賺取積累的財富,是否也如巴菲特和比爾蓋玆等富人一樣對社會做出回饋貢獻呢?!
畢竟,社會大衆需要的是更多的同理心和公平正義。偏偏連家在這方面的耕耘少之又少。 如今面臨選舉,即便連先生父子做再多的政治承諾,都依舊啓人疑竇,被懷疑其用心與誠意而已。
人算真是不如天算。若早幾年前知道,要打這場選舉戰役,恐怕連家可以學學『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真諦,讓臺灣民衆感受到富人與大家同在一起的立場。如果過去做了耕耘,現在連勝文先生就不必想盡辦法洗刷權貴角色與躲避富人帶來的負擔了。
由此看來,財富當然是選舉的原罪啊。
(image via internet)
via 《倪端話端倪》
同時參考:
財富是選舉的原罪? ( Chinatimes 中國時報)
No.7 – 追求心靈的卓爾不群
【生命數字的意義】靈數7 – 追求心靈的卓爾不群
(自由時報 / 花編特輯) @倪端 NiDuan
今年適逢宇宙年7數 (即2014年; 2+0+1+4= 7),在此分享大家有關7數的介紹和不同的角色意義。同時,在面對7數時,我們會面臨與接受的生活及生命挑戰爲何。希望帶給您對數字更多的理解和靈感。 ~ ND
《7數的獨特魅力》
7數,大眾聯想到的第一個印象,是幸運、是直覺、是智性、是心靈、是獨特,是成長與內化、是對未知的探索,也是新舊交界與真理的追求。7數,其實已然跳脫了一般俗世的標準,在精神上尤其超越了物質想像的極限。7數如果受到善用,將發揮天地結合的神秘力量,展現無與倫比的理想境界。
7數,除了是幸運的代表符號外,它還象徵了宇宙最自然的韻律節奏,比如,一周七天、一年52週(5+2=7)都與7數的自然循環相互呼應。7數,也是邏輯分析與腦力記憶的平均極限數;幾世紀以來,無數的心理學實驗顯示,人們大腦在學習各種記憶內容時,最大極限會停留在7個項目以下。7數,在宇宙運轉與靈數振動能量的解讀下,代表了極致與最高成就,那就是「神奇數字7」的由來。
在歐洲許多古老傳說中,提到的醫術與巫術的治療,都與7數有關。許多著名的偵探推理小說中的人物設計和符號運用,都和7數脫不了關係。
7數,也有它難以捉摸的多重性格;它左右搖擺、它瞻前顧後、它故佈疑陣、它晦暗不明,同時在孤獨冷漠、自私傲慢的牽引下,有自我放縱及離群索居的傾向。在負面力量的牽引下,也可能產生放棄或被放棄的處境。但7數的卓越超群,造就了它永遠經典不敗的傳說。
《7數的靈性力量》
如果你拿7數的特性放在人格特質上,會發現7號人或是靈數太陽星座為7數的人(見註解)初次站在你面前時,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貴族氣質,與淡定的神秘。7數的慢熱和距離感,也常引起眾人的兩面解讀。一般而言,7號人並不主動也難熱情,它可以無須依附任何人而自給自足地過著生活,他活命的養分相較下可以比較形而上,比如音樂、文學、冥想、知識和睡眠等,這些似乎可以取代部分的實際物品。唯有在特定目的和使命驅使下,他才會打開大門或走入他人世界。
7數性格中的靈性與智性,相當容易引人注意與尊敬,它可以洞察人性深層的內化轉變和真假,同時也可能因為對太虛及形而上學的知識探索,而將生活帶入另一種無人之境。許多著名的精神研究、宗教領導和哲學思辨都在7數的引導下,發展出偉大的理論學說,並造就擁有許多追隨信眾的大師級人物。
7數人,在精神上可以形同出家,但在時尚穿著上絕不缺席;換句話說,他們信服於高智商高靈性的本質與行為,可以看來如此清心寡欲,但卻需要以良好的穿著打扮及整體外表來提升其自信力量。這是一個相當有趣的對比;有許多7數人以昂貴品牌服飾來定格形象,有人以絢麗誇張的裝飾品來彰顯地盤,如果他們不是藉由豐富的知識或專業技藝展現於人,一般大眾會因為他們的外表裝扮而錯估了他們的靈性力量。
若非因為你們的濃厚情誼或親密關係,最好不要找7數人當你閒來無事聊天的對象。7數人大部分時間可以沉浸在自我腦海的對話裡,而不是與他人閒話家常,他們喜歡有內容和知識性的討論議題,遇到可以共同理出道理或真相事物的良性辯論,內心會產生火花,甚至達到靈性交媾的高潮並感到極大的滿足。
因此,你如果想接近7數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準備好問題,他們相當樂意進行分析與腦力活動,甚至可以在這解析與思辨的過程中得到快感。
7數在每一個人追求心靈發展的過程中,提供了良善的保護環境,它是必備的能量與養分,我們都不能脫離或缺少這些足以成全我們內在反省的動能激素。每一天,它都會出現在我們的呼吸之間,我們的思考與判斷,我們的發現和探索,都受到7數的牽引震動。7數需要靠我們敏銳和溫柔的感受對待,才可能獲得良善回應。
《7數的情感命運》
人常說距離為神秘添加色彩,而7數就是最好的詮釋。同樣地,7數令人著迷與叫人難以負荷的特質,就是它的獨自芬芳孤傲之氣。7數對於需要時時獨處、反躬自省,及豐富心靈自我成長的人來說有其絕對必要,因此代表7數能量的「心靈伴侶」,便成了我們最大的寬慰與恩賜。
但是,7數對於婚姻關係的持續維護,則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和艱鉅的考驗。畢竟,婚姻關係講求的是一種形式上的表態與開誠佈公,最忌諱雙方之間藏有令人不安的距離氣氛與神秘感。婚姻最經不起太多的左顧右盼和探究質疑。無形當中,7數成了婚姻關係的絆腳石。如果想要打破7數的婚姻魔咒,則需要藉由其他數字力量的成全和平衡才行。
《7數的經典人物》
7數最經典的代表人物,應首推英國作家伊恩。佛萊明(Ian Lancaster Fleming)著名著作諜報系列「007」中的人物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龐德己然成為男人的夢想分身,女人心目中的戀愛對象。多年來007影片席捲全球為影迷津津樂道的部分,主要還是那些扮演007角色的超級演員,其中又以首位龐德為最,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巨星史恩.康納萊(Sir Sean Connery,原名湯瑪斯.康納萊,藝名史恩,他被公認為最佳007系列龐德的完美化身。更有趣的是,史恩.康納萊的出生年月日是1930年8月25日,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7號人。另外一位同樣把007的瀟灑風采與高超機智表現淋漓精緻的演員皮爾斯.布洛斯南 (Pierce Brosnan),也是出生於1953年5月16日的標準7號人。
《流年逢7》
當每一個人遇上了流年7數,或是週年慶逢7數時,將有意想不到的際遇安排,個人會有額外的收入出現。逢7數,由內而外的體質將有重大的調整改變。7數,亦將開啟與海外和異國文化的連結,它為心靈旅行和尋求更高知識的殿堂打開一扇未知的窗。
新的一年,如果善用7數的正向力量,它將是智力登峰造級與最高成就的合體。它除了內化力量需要向外分享擴張,以求得平衡外,更重要的是為真理和真相事實發聲,不能有絲毫虛偽造假。
註解:
1.《你是幾號人》 計算法:
僅看出生日當天,如為雙數則相互加總至單位數。如,7號人(出生於每月7日、16日與25日者)16日;1+6=7. 25日;2+5=7.
2.《靈數太陽星座》計算法:
生日月份與日數,個別互相加總後,至最後個位數。如,8月17日出生者之靈數太陽星座為7;即,8+1+7=16; 1+6=7。
Via 自由時報 ( The Liberty Times )
image via internet
How To write fast ?如何快速寫作? — by 倪 端
編輯好友曾經問我,通常在開始寫作時,要花多少時間準備我的初稿?!記憶裏,我從沒有草擬初稿的習慣。除非是一般企劃或報告,我會簡單列出大綱,再進行目的書寫。
一旦開始動手書寫任何内容,我只是坐在電腦前,全憑藉感覺開始敲打我的鍵盤,一直到我停止爲止。至於修改或校訂錯字,只等到一篇文章或是一個大章節結束才會進行。
以前,我曾經試過一邊寫作一邊檢查,但效果極差。對我來説,保持書寫的速度是我連接思想的關鍵。我的想法太快太飛躍,常常手指追不上思考,便會感到沮喪。手指,是我的執行官,我的想象完全依賴我的執行官來表現。
我從未上過任何寫作課程,但我深信只要不斷書寫,自然就能練就一些寫作基本功夫。偏我是個極爲懶惰的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腦裏運作我的故事和寫作題材。所以,當我一開始動手寫作,所有的故事都會源源不絕冒了出來。但我必須承認,仍舊有百分之九十的題材從未完成,甚至還未開動呢。
還好,我有記錄片斷想法的習慣,我那些塞滿箱子,散佈在屋子各角落,不同大小不同設計的筆記本,至少為我留下一些想法記錄,提醒我一些生活故事。
年輕時,我訪問香港作家倪匡先生,當時正值他作品產值最高峰時期,他告訴我他可以每小時寫出五千字,而且從不脫稿。我相信他,因爲當時我正好自我磨煉,可以一天趕出一本約20張600格的劇本。我想,一個思想飛快的人,如果能夠抓到『快寫』的要領和習慣,反而更能將創意和想象一鼓作氣地完美結合。也唯有『快寫』,才能保持腦細胞加速運作,越寫越多並保有原始創作的新鮮度。
寫作,是一種可以平衡心情的好習慣。任何人都應該寫作,只要你為自己而寫,無論你寫什麽,趕緊動手寫,相信都是好内容。
~ by ND